金刚萨埵,音译哇指拉萨特哇摩哈萨特哇,译名执金刚,持金刚,金刚手,金刚手秘密主,金刚萨埵,金刚手菩萨摩诃萨,金刚手萨埵摩诃萨埵等。萨埵者有情之义,勇猛之义,总言勇猛之大士。金刚萨埵一语,象征‘坚固不坏之菩提心’与‘烦恼即菩提之妙理’。
金刚萨埵在藏传佛教中被称作普贤王如来的化身佛,其法身即是普贤王如来,通过化身形象度化众生。其形象身色宛如十万个太阳照耀在雪山上那般洁白,一面二臂,右手持五股金刚杵于胸前,左手持铃于腰际,以十三种圆满报身服饰庄严,双足结金刚跏趺坐,身体放射无量洁白色的智慧光芒,遍照十方世界。
金刚萨埵在密教中主要扮演以下四种角色:一、密教传法之第二祖。二、金刚界曼荼罗中,金刚部院三十七尊之一。位于东方月轮中阿俞如来的前方,主东方“发菩提心”之德。他是阿俞如来四亲近之一。三、金刚界曼荼罗理趣会中,十七尊中之主尊。位于曼荼罗的中央,为阿俞如来的正法轮身。形象呈白色,戴五智宝冠,左手持铃,置于左腰上,表示适悦的“大我慢”;右手执五股杵,表示开启众生本有的五智菩提之芽。四、胎藏界曼荼罗金刚部院“大智金刚部”的主尊。主“折伏门”之德,以推破恶障为本誓。形象呈肉色,头部略倾向右侧,右手臂歪曲,稍举向上,掌面向上,五指微曲,掌中横置三股杵;左手臂亦弯曲,略举向上,握拳置胸前,掌背对右手。
金刚萨埵为消业灭罪之唯一主尊,行者为忏罪解冤,修本尊法,功效最快最大,且为成就无上菩提必经阶程。常持本尊真言,能破除烦恼,止诸恶念,生诸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