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的佛像和大清孝庄太后有啥关系?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17-08-22 19:29
洛阳白马寺作为中国第一古刹,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白马寺作为中国佛教界的“祖庭”是毫无争议的,然而,这样一座国之瑰宝,寺内主要佛
彩绘三世佛
       一个是中华佛教界的祖庭,一位是大清最伟大的女政治家,两者之间能有什么关系?
       洛阳白马寺作为中国第一古刹,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白马寺作为中国佛教界的“祖庭”是毫无争议的,然而,这样一座国之瑰宝,寺内主要佛像却是“舶来品”,佛像的来源与紫禁城,与清代孝庄太皇太后,与千里之外的北京紫禁城藕断丝连,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首先从白马寺的兴废说起。
       东汉建寺在洛阳是在公元68年的永平年间,而白马寺第一次遭到毁灭破坏是在120年后的初平元年。当时正逢汉末群雄逐鹿,渤海太守袁绍组成联军围攻洛阳,为了防止流民作乱,联军围困洛阳城,将周边二百里以内的房屋全部烧光,一代名寺白马寺就这么灰飞烟灭。
       三十年后的三国鼎立时代,曹丕刚刚在许昌称帝就着手重建洛阳城,历经曹丕、曹叡两朝,白马寺重燃香火,昙柯伽罗在白马寺译“佛律”的记载就此留下。然而西晋代魏后,长期的战乱使得洛阳城遭到严重破坏,白马寺也朝不保夕。
       史料记载,南北朝期间白马寺仍在存于洛阳城,北魏的米勒佛像如今已被美国某博物馆收藏。有唐一代的武则天称帝期间,白马寺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我国的佛教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洛阳成为了佛教文化的中心。好景不长,安史之乱和唐末各节度使的乱战使得洛阳再无宁日,白马寺遭到极大的冲击。
       寺院总是这么随着时代起起伏伏,宋太宗兴建,蒙古军就拆毁;朱元璋下旨完善,景泰帝就限制寺产……直到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信奉道教的朱厚熜索性来个无为之治,崇信佛法的掌印太监黄锦调集力量大规模整修白马寺,奠定了近日白马寺的规模和布局。
       此后,寺院经历了多次重修和荒废,但是直到解放初期大体格局保持在62亩左右。值得一提的是,民国年间洛阳一度称为陪都的候选之地,国民党元老张继建议重新营建白马寺,这次重修完善了各打殿堂,配置了宝鼎、铜钟等礼佛器物,还请来了一尊白玉佛奉于毗卢阁内。
       新中国成立后,白马寺先后与50年代经历了三次重修,郭沫若在第三次重修后参观白马寺,留下了七律“白马驼经印度来”的诗词。1961年,国务院确定白马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接下来的“十年浩劫”将这些成效毁于一旦,也正是这次大规模的破坏,促使了“佛自北方来”。
       诺罗敦·西哈努克是柬埔寨国王,是柬埔寨独立之父,也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他长期致力于柬埔寨与中国的友好,同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结下了深厚的友 谊。由于柬埔寨的国情和西哈努克的身体原因,他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了很多年。
        这位老人是不折不扣的佛教徒,年轻时深受佛教文化的熏陶,还曾按照柬埔寨的传统一度出家。主政柬埔寨之后,他曾将自己的政治理念称为“佛教社会主义”。就是这样一位收到佛教洗礼的政治家,在1973年初,决定去洛阳走走转转,当然要去中国佛教“祖庭”——白马寺。
        1973年,正处在“十年浩劫”的旋涡中,此时的白马寺更是蒙受了极大的损坏。根据史料记载,原本古朴幽静的白马寺在愚昧无知的人们冲击中变得寂寥,单在1966年8月26日,当地红卫兵和贫下中农社员到白马寺破“四旧”,先后共砸毁佛像94尊,砸毁匾额十余件,烧毁碑帖、古字画200多件。尤其是大雄宝殿内的三世佛和十八罗汉元代彩色塑像,早已变得“粉身碎骨”了。
        这样的空旷殿堂,自然不是西哈努克亲王想看到的。白马寺这样的境遇,自然也引得了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外交无小事,何况西哈努克这样的国家元首还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佛教界的老朋友。
        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王冶秋向中央请示,调拨故宫大佛堂全部文物运往白马寺。请示得到了李先念的批准,“故宫有档案”。就这样,故宫大佛堂里的佛就被请到了洛阳白马寺。值得一提的是,白马寺“众佛归位”,修葺一新,西哈努克亲王却另有安排没有到达洛阳。
         以三世佛十八罗汉塑像为代表的故宫佛像,原本都安置在大佛堂。其实这大佛堂大有来头,供奉各大佛像的厅堂居然就是大名鼎鼎的慈宁宫后殿。从明朝就有惯例,慈宁宫是皇太后居住的地方,前殿用以举行各种典礼,后殿用以居住。可是,从什么时候起,“老佛爷”居住的地方就真的称为了佛堂呢?
        根据故宫博物院的考证,将后殿开辟为佛堂,进行礼佛的不是别人,是清王朝中前期赫赫有名的孝庄太皇太后。这位历经三朝的女政治家决定,将慈宁宫后殿即大佛堂用以供养诸佛。在有关佛龛内背板上发现了乾隆皇帝的题记:“慈宁宫所供养诸佛皆圣祖母孝庄文皇后时鼎成者,岁月流久。”翻阅清廷《奏销档》可知,孝庄本人腾出了后殿,住在了慈宁宫的东南围房,也就是偏殿之中。可见其礼佛心之虔诚。
       康雍乾三代皇帝对这位老祖宗的大佛堂是呵护有加,几乎完整的保护了下来。整体迁往洛阳白马寺是佛像十余尊以及部分佛器和家具,主要有三世佛和十八罗汉,三世佛左右两边有两尊伽蓝护法,梁上悬挂有黄缎子帷幔,佛像前均有木质条几和供案,上面摆放着各种供器。墙壁上挂满了壁佛十八罗汉佛像,姿态各异、栩栩如生,都是金漆夹紵像,衣服的纹饰繁杂而细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
       1983年,白马寺由文物保护部门变更为宗教部门管理,这批文物的归属问题被一再搁置,至今仍在洛阳白马寺接受者五湖四海人们的参拜。从另一个角度看,白马寺是中国佛教界的祖庭,故宫大佛堂是皇家礼佛的神圣之地,这批珍贵的佛教界文物正是两者的文化纽带。
       “众佛归祖庭”或许也是一种佛缘。

莆田市大庄严佛像工艺有限公司铜雕 西方三圣制作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