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唐代佛像风格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17-06-16 19:14
我国佛像的发展一直伴随着汉族地区的文化融合,佛像艺术也在南北朝晚期至唐代达到巅峰,而当时集大成的艺术作品中尤以唐代佛像最为突出。
铜雕神像

      佛像是华人接触最广、最久的雕塑艺术,佛像无疑支撑着古代中国的整个雕塑体系,代表着一个时代最高的审美。在众多艺术品门类里,也唯独购买佛像会让人毕恭毕敬地说一声“请”。在二十年前,佛像收藏还仅仅是杂项专场中的一个小门类,如今佛像专场已经成为独立的艺术品大项,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中人气最高的专场之一。
      据了解,从2007年起,包括中国嘉德、北京翰海、北京保利等多家拍卖公司都相继推出了佛像艺术品专场拍卖,从拍卖结果来看,很多专场的总成交额都突破了亿元大关。而随着佛像艺术品的拍卖日趋火爆,除了以往的明代佛像继续主导市场外,高品质的唐代佛像也逐渐成了市场主角。“由于大家对佛像艺术品的追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即便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艺术品市场进入盘整期,内地佛像拍卖市场也是在逆势上扬。直到2012年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进入深度调整后,内地的佛像艺术品收藏热潮才有所降温。
      事实上佛像不只是在拍场上火爆的唯一佛教用品,近年来开始玩沉香、戴佛珠的藏家也越来越多,这似乎成了富裕起来的阶层寻求精神支柱的一个趋势。由此来看,佛像的升值并非炒作,而是对宗教类的精神需求导致这一方面的收藏的需求稳步上升的结果。
      我国佛像的发展一直伴随着汉族地区的文化融合,佛像艺术也在南北朝晚期至唐代达到巅峰,而当时集大成的艺术作品中尤以唐代佛像最为突出。本文着重介绍唐代佛像的风格,并跟读者一同探讨其中的文化底蕴,以及从中能得到的文化启示。
 

隋唐佛像风格

      隋唐时期被公认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当然,这个鼎盛时代的巅峰主要在盛唐,隋朝是一个过渡时期,承前启后,主要继承发扬了一部分南北朝的佛像的风格特点。唐代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真正的中国佛教的鼎盛是在武则天的时期,即是所谓的盛唐时期。
      初唐佛像一般仍多保留着隋代造像遗风,造型多呈体态丰肥,饱满壮硕,佛像的头部略显偏大,身体稍短。面相丰满而偏方。佛像衣纹上多喜用隆起如圆绳状的纹线,又圆形或六角形的台座上搭敷披布,布的纹褶转折曲复,成为一时流行的样式,这种台座样式和纹线是以前所见不到的。
      佛的发髻从北朝末期到隋的较为平缓低矮的样式发展到较为高耸,螺发所见渐多。水波式发髻又变得翻卷自由,纹路活泼,起伏明显。
      唐代菩萨造像的体型稍显丰肥,姿态向更自如发展。在唐代以前,观音像多为站姿,只有在盛唐之时,人们对观音像造型世俗化臆想之后,便出现了很多崭新的观音造像,除了传统的佛像和菩萨像,唐代造像还涵括罗汉弟子、天王、力士、供养人等,组成一堂,各尊的职守更加明确,个性化更强,可以说佛经上所描述的各神祗都已完备,个性化的诸神纷纷登场。
      总体而言,盛唐时代是佛造像的黄金时代,此期的造像比例舒展匀称,结构合理,已完全摆脱了隋和初唐时佛头部偏大,体态略僵板的感觉,动态极为自由活泼。
      由于武则天称帝,和尚们伪造大云经,宣称武则天即是弥勒佛降生,在此风影响下,各地多造弥勒大佛。弥勒佛多取善跏趺坐姿(双腿下垂倚坐)。同时,佛的头部与身躯比例合理,面型丰满,方圆适度,佛发为水波纹式或螺发。除通肩式和袒右肩大衣以及褒衣博带式大衣外,又流行所谓方领下垂式大衣,内着僧祗支和裙,体态饱满丰肥。喜用束腰式台座,底边为六角、八角、圆形或花口形,上搭覆布,布纹转折曲复生动。菩萨多束高髻,发型优美,五官姣好,上身袒,束腰,重心向一侧扭曲,体态极为生动妩媚。帔帛也有动感,婉转活泼。
      晚唐造像和五代时(907~960年)造像样式接近。此时的造像仍为唐代风格范畴,但技法较前略为退步,盛唐时的那种气势恢宏,充满自信,自由发挥的作风逐渐消失,变成较为拘谨,略显生硬的样子。坐佛下垂台座的大衣角退缩,仅搭于台座边缘上。
      菩萨造像更是欠缺自由感,衣带帔帛等装饰亦稍显朴素,体形亦匀称有余,但气势夸张不足。由于晚唐到五代时间不过百年,佛像存世量较少,有些特征介于唐宋之问,不易区别,可仔细琢磨。

唐代佛像七大特征

1.面相丰满,头部为螺型或水波式发型,肉髻相对于隋代较为高耸,大耳下垂,神情庄重而又不失慈祥。
2.身材比例匀称,结构合理,体态丰腴,饱满,袒露的胸肌起伏变化,写实性较强。
3.体态自然舒展,具有很强的动态感。
4.衣饰有通肩式,袒右肩式和褒衣博带式,更多的是方领下垂式,衣料质感柔和轻薄。
5.台座多为束腰式,有六角,八角,圆形或花口形底边。
6.衣纹流畅,下身衣褶悬搭于座前若台布,具时代特点。
7.鎏金泛红,具时代特色。

唐代佛像造像的内涵

      雕塑艺术最高的审美理想是传神,这也是中国美学思想的主要特征。佛像雕塑中杰作无一不是传神之作,最典型如龙门奉先寺庐舍那大佛,丰颐秀目,仪表堂堂,创造了传神之美的典范。突破了佛教禁欲出世的思想限制,塑造了饱满健美,有血有肉的理想形象。唐代佛像风格的演变是佛教雕塑进一步中国化,儒家思想深入影响的结果。
      到了唐代,中国佛像又呈现出了不同于其他时代的唐朝的审美趣味,唐代的雕塑艺术虽仍未完全摆脱宗教的羁绊,但艺术上已完全进入成熟阶段。由于继续了南北朝以来的风气,进行大规模的造像石窟和寺庙的修建,因而出现了内容更丰富、表现范围更扩大、技巧更熟练的众多的佛教形象,其中有一些具有重大的纪念碑的意义。宗教雕塑以外的雕塑艺术品在内容及表现上也大大超过南北朝的水平。在经过了南北朝数百年的发展之后,中国佛教美术的完整的成熟的风格也完全形成了。
      初唐的雕塑,除上节已经加以论述的昭陵六骏等以外,在龙门及莫高窟也都保留有重要的代表作品,可以看出唐代的健康有力的艺术风格的出现。盛唐是唐代社会各种艺术最富有成就的时期,在雕塑艺术范围内就出现了奉先寺、天龙山和乾陵诸石刻那样的不朽杰作,而成为中国雕塑艺术发展历史上的高峰。
      盛唐佛像在人体造型上的一大特点就是以饱满为美,给人以丰肥感。盛唐时期,中国人朝气蓬勃,自信满满,以胖为美,形式美的观念积淀过程同样以人自身为根据,佛像也应是因为这个时候的趣味发生了变化。如果再拿唐以后的中国佛像与犍陀罗时代的佛像相比,可以说除了表情中的宁静大致相同外,其他衣饰、五官等都有了许多不同。佛还是同一个佛,但是根据造像者的不同,则有了不同的面目。
      由于继续了南北朝以来的风气,进行大规模的造像石窟和寺庙的修建,因而出现了内容更丰富、表现范围更扩大、技巧更熟练的众多的佛教形象,其中有一些具有重大的纪念碑的意义。
      唐代的雕塑艺术虽仍未完全摆脱宗教的羁绊,但艺术上已完全进入成熟阶段。由于继续了南北朝以来的风气,进行大规模的造像石窟和寺庙的修建,因而出现了内容更丰富、表现范围更扩大、技巧更熟练的众多的佛教形象,其中有一些具有重大的纪念碑的意义。宗教雕塑以外的雕塑艺术品在内容及表现上也大大超过南北朝的水平。在经过了南北朝数百年的发展之后,中国佛教美术的完整的成熟的风格也完全形成了。
      佛像是佛的造像,现代人一般都会把佛像看成是艺术品。但佛像是佛教传播和教化的载体,古代印度佛教传入中土,得以在中土普及,主要靠佛像的传播和才华,所以有人说佛教其实是像教。由于佛像是佛教流传的方式,所以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造像形式 在艺术上,唐代的圆刀代替了北魏平直的刀法,佛像衣纹更加流动飘逸,力士夜叉浑身肌肉突起,即符合解剖的原理,又适当加以夸张,充满雄强的气势和向外迸发的力量。它们在借鉴外来雕刻的同时,还吸取了中原地区传统艺术的手法。
      龙门石窟成千上万的造像中,体形最大,形态最美,艺术价值最高的要数奉先寺主尊卢舍那大佛了。奉先卢舍那大佛,佛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0米,位居佛龛中央,丰颐秀目,嘴角略翘,稍含笑意,微微俯视的双眼恰同信徒们仰视的目光交会,形象既庄严雄伟又不失睿智慈祥。她是唐人心中美与智慧的化身,也是中国现存最完美、最知名的佛教造像之一,她不仅是当今龙门石窟最具标志性的作品,同时更是中国唐代佛教雕刻艺术的代表作。卢舍那佛是报身佛的名字,也是对佛真身的尊称。大佛通高十七米多,仅耳朵就有一米九。在佛经中,卢舍那是佛在显示美德时的一种理想化身,可以说它是唐代雕刻艺术家对美德的追求和憧憬的结晶。

关于佛像造像的反思与启示

      佛像的造像一直随时代发展,然而发展到今天,却似乎进入了停滞阶段,勇敢的犍陀罗人、唐朝人让佛像穿上了他们认为好看的,符合他们时代审美的衣服,做出了他们理想中的姿态,而我们却找不到穿着现代服装,或者带现代气息的佛像,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今天的人们不再有勇气?我们今天的佛像只是在不断复制古代的佛像,再也没有对佛陀的想象力。我们似乎认为他是活在古时候的,与我们今天的生活呈脱节状态,只有出家的僧侣才会穿着佛像那般的长袍,而出家的僧侣则应该是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没有关系的,他们应该远离现代人群,生活在古老的寺院中,独自过着他们自己的生活。
      但是佛陀在世时,除了在森林中苦修的那几年,他一直都行走在印度的大地上,为各地的人们讲法,他还住在施主捐赠的房子里,每天出门乞食,然后回来讲法。今天的人们似乎不再能从佛陀身上直观到自己,所以他们干脆选择了敬而远之,任佛陀活在古代,任佛像与我们今天的样子相去甚远。
      不无夸张地说,佛像带来的形成于精神世界中的美,今天已经褪色,以至于人们已经不再能从佛像上发现到美,能做的只是在复制的基础上不断地加大尺寸,今天高达数十米的佛像并不少见,一方面这反映了当下人们以大为美的审美观,而另一方面,佛像曾经那么靠近人类生活的那种现实感几乎已经荡然无存。这究竟是现代人的审美在退步,抑或我们只是停止了思考和创新,单调地将一切事物都刻板印象化而已呢?

莆田市大庄严佛像工艺有限公司铜雕西方三圣制作部整理